地瓜校長,你知道嗎?我們這邊中小學的孩子有很多都有憂鬱傾向甚至有過自殺的念頭。我不知道你們台北是怎麼樣,但我們這邊真的有好多心理有狀況的孩子!
這是前幾天一個所謂「非山非市」學校的輔導老師跟我說的一段話,回台北的路上,這一句話不斷迴盪在心裡深處,再對比滑手機一直出現的各種「素養教育」資訊轟炸,這種反差讓我感到非常的不自在。
在各種的主流教育論述,大概都會出現以下熟悉的「關鍵」詞:「孩子面對未來的六大關鍵能力」、「未來人才的關鍵素養」、「在AI時代不被淘汰的關鍵核心」等,聽起來大部分都圍繞在個人的外在效能與效率,卻很少去談孩子的內在認同與心靈健康的重要性。
人的心理就像一台車的引擎,當引擎壞了,你有再厲害的配件,外觀改得再帥都沒用。而引擎才是最重要也是最難修復的核心。
回顧自己純藝術的學習成長歷程,深深覺得「有用」這兩個字害死了很多人。「學這個以後要幹嘛?」、「學那個沒有用,未來會餓死!」之類的話常出現在周遭熱心的「親戚五十」的好意裡。
再加上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尋找社會所認同的價值來「證實」自己的選擇是有意義的。所以我們做每一件事情都必須要「有用」,必須讓自己的「未來」更好,因此大家都非常擅長用膚淺的「外在價值」傷害真實的「內在動機」。
然而大部分的人都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當一個人探索到自己心之所向,不是為了外來的目標與動機,那種自發性投入的「心流」體驗、那所帶來心靈上的籌賞與認同,那個超越物質現實的當下,才是成為我們主觀經驗與心理滿足的源頭(愛與關係亦然)。
因為只有我們主觀經驗到的事物才是真的,它才是我們人生的一切,畢竟我們所意識到的一切皆是我們主觀詮釋的結果。
這次疫情給人類的教訓,其實就是面對外在未知巨變的「應變調適能力」,因為很多我們認知上理所當然的事完全變調,面對這樣的改變,人類引以為傲的文明也遠比我們想像的脆弱許多。而這樣的應變能力卻不是來自我們一直奉如圭臬的效益與效率,而是來自於上述的內在經驗的穩定與韌性,一種「反脆弱」的文明樣態。
「我們一直想著未來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但到頭來卻像沒有真正活過一樣」 —美國哲學家 愛默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主流的教育價值裡還有一個很奇怪的信念—就是「未來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部份」。
每個人都拼了命在累積那個你我永遠不會理解的「未來」。
父母教孩子,現在養成好習慣,對他們的將來會有幫助(我是為你好)。
老師跟孩子說,現在的課程雖然無趣,但講來可以幫助他們找到好工作。
老闆也告訴資淺的員工,要有耐心,要努力工作,將來就能晉升。
但我們最後往往發現,一輩子辛苦地為了未來努力後,人生就真的沒有未來了。
資訊爆炸的年代,仔細去觀察就會發現我們被多少「販賣未來的焦慮」給轟炸?因為這種焦慮,我們又耗掉了多少時間追逐解方以撫平這種焦慮?然後又因為新的論述出現再次追逐下一個焦慮的解方?
在這樣永無止盡追逐的迴圈下,我們卻鮮少靜下心來專注在自己與自己的關係,隔絕外來的所有刺激,進入那個只屬於自己的世界—那個沒有未來沒有過去,沒有功能沒有焦慮,只有眼前那個需要全神貫注面對的挑戰與深度體驗。
請別誤會,我並非否定「素養教育」的新課綱改革,這絕對是一個從長期以來製造業的教育思維過渡到數位時代的必要轉型,內容也與時俱進的定錨國家教育發展政策與內涵。
但我們也知道台灣數十年來「考試領導教學」的思維,早已扎根在學校教育與大眾的深層記憶中,成為一種難以改變的慣性與文化,大部分的家長還是難以擺脫「考高分才有好學校,好學校才有好前途」的迷思中(雖然早已不是)。
不過這樣整體急迫的焦慮感,也是人類歷史上因應時代變遷所導致教育轉型必要之痛,所以這也才有各種針對市場需求來販賣焦慮的各種商品與服務,家長們也理所當然地一窩蜂地幫自己的孩子進行各種的軍備競賽,深怕孩子少了一個素養裝備就無法面對未來的挑戰。
我只是想從教育現場的真實來提醒大家,也提醒自己,一切的幸福與快樂都來自於一個健康的心理。用愛協助孩子找到內在認同,千萬不要為了滿足自身的焦慮而因小失大,造成孩子永遠無法彌補的傷害。
蘇仰志的素養誌
當我們努力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孩子會看著我們的背影長大。
這是我給自己的期許,只有我們用心地活著才是孩子最好的教科書,自己做不到的也千萬別要求孩子做到。所有的教育根源都是都是來自於家庭,而「家庭教育」最忌諱的就是用製造業外包邏輯,因為沒有人可以替代這個獨一無二的角色。
身為一位忙碌的創業者,我特別珍惜與家人的相處時間,盡可能地不要有目的性的享受當下,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與焦慮,畢竟「教育無他,唯愛與陪伴」,以下簡單分享我自己有關藝術的非典型經驗:
- 盡可能探索各種感官體驗,身體感官記憶會內化到孩子生命裡。
- 協助孩子認識感受自己的身體,從呼吸心跳、外表、器官功能、皮膚、肌肉、運動方式,時常練習裸體注視鏡子中自己,感受身體的能量的流動。
- 盡可能參與各類藝文活動展演,過程中開啟各種形式的對話(雜食是開啟想像力的重要基礎) 。
- 常常找樂子一起動手做,最好能持續保持長期主義(煮菜、烘培、手沖咖啡、種花、創作、演戲、跳舞、拍照錄影、做實驗)。
- 在生活場景中經常一起做點不太乖的事(稍微超出世俗規範確無傷大雅的事),比如說一起在家裸體用身體畫畫,在公共場合大聲唱歌,拍一個自以為的搞笑影片上傳分享,小小惡作劇一下生母,學習街頭塗鴉在牆壁等。
- 在社區走讀(微型生涯探索),生活的環境就像一本大書,聊聊街邊店家的經營模式與品牌策略,警衛伯伯大山大海的故事,公園裡各族群人的現象考察,參與社區守望相助以及公益活動等。
- 盡可能帶孩子了解你的工作與生活,知道你的價值觀與到底在忙什麼。
- 一定要多在大自然撒野,跟家人三五好友上山下海露營野炊的群體社交活動。
- 定期一起完成一件需要時間與技巧的大作,有難度的樂高,有難度的拼圖。
- 跟家人與他朋友們一起組團隊,一起做一個小型的售票策展。(創業機制)
對我來說,素養教育是一種有靈魂的自我探索。經驗每個當下的真實,由內而外,從自身對土地對文化的認同,去找到屬於每個生命更超然的意義與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