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底某天,一如往常,我帶著兩個孩子參加自學團體活動。到現場,沒啥人,是我記錯時間了嗎?詢問後,確認時間地點都對,接著我猜想,那些沒來的家長,是因為放暑假所以沒來?
其他家長提醒我,就算放暑假,也要到7月15日才放假。我才發現,對耶,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學校延後開學,暑假也順延了。
疫情影響深遠,從全球到在地、工作到生活、生到死,很難讓人忽略其存在。但人的慣性也不遑多讓,仍用舊方法應對新情況,就像我,那天面對「自學團體活動日參加人數變少」這現象,就算我陪小孩走體制外教育,我還是下意識用「學校放暑假」來猜想,而且還忘了「疫情改變學校的開學跟放假日」這個新變動。
當世界經濟「烙鏈」,「去全球化」才有韌性
不過,疫情影響之下,台灣學校只是延後開學,但對全球學校體制來說,則是硬生生中斷運轉。疫情高峰的4月,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統計,全球有逾190個國家停課,15億學生沒去學校,這等於全球每10個學生只有1個能去上學。
學校停課,全球經濟也停擺。世界貿易組織(WTO)在6月底說,2020年第二季全球貨物貿易量比年初少兩成。好比甲國某公司,生產零件來自乙國,再賣到丙國,這種全球流通的生產與供應鏈,遇到新型冠狀病毒危機,紛紛斷鏈,生產跟不上,銷售賣不出。
全球經濟鏈「烙鏈」,區域經濟鏈重要性浮現:印度推出「自給自足的印度」計劃、歐盟要建立重要供應鏈「戰略自主權」、而台灣的經濟部長沈榮津日前受媒體訪問時也強調「去全球化」,保有本國產業,維持國家經濟運作。
前陣子我看一則報導,才知道當年我與太太結婚時舉辦婚宴的餐廳倒閉了。隔幾天,我又收到一張傳單,一家大飯店正在促銷水餃外送。在一國之內,各產業面臨疫情風險,餐廳有危,民生飲食也需關注,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三成,麵食的原物料小麥有九成來自國外,養豬的飼料也是九成外來,如果疫情影響國外糧食進口,台灣糧食安全堪憂。
當疫情使得全球化經濟「烙鏈」,在地的、自給自足經濟體系的「韌性」才能幫助我們度過難關。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就風起雲湧的全球化,幾乎已是世界的「主流」,我們又該如何面對自給自足的「未知」環境呢?
當年的「冷門」知識,如今的人類救星!
什麼是主流?什麼又是未知呢?現在各國束手無策的「新型冠狀病毒」,在1960、1970年代被認為是沒什麼殺傷力的小病毒,屬於冷門研究領域。
根據科學家推估,自然界至少有兩千種以上的病毒,目前人類已知的病毒有五百多種,其中一種是「冠狀病毒」。目前人體中發現7種冠狀病毒,其中4種導致感冒症狀,第5個為SARS病毒,第6是MERS病毒,第7個就是這次疫情的主角─新冠病毒。
1960年代末,有一個台灣人賴明詔赴美留學,他沒有當醫生,也沒投入熱門學術領域,而是選擇研究冠狀病毒。2003年,SARS爆發,賴明詔的研究獲得世界級關注,學界想方設法用他的研究成果,美國晚間新聞也訪問他,有「冠狀病毒之父」的美譽。
1941年出生的賴明詔,就讀台南一中、台大醫學系、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分子生物博士,在國外教書多年,發表300篇以上SCI論文,是國際病毒權威。2003年,賴明詔返台,擔任中研院副院長及院士,也當過成大校長。
他在2017年接受《科學月刊》訪問時曾說:「SARS爆發後,我長年來發表的研究成果,馬上可以用在治療、防治SARS上;我以前發表的冠狀病毒論文,大家都搶著讀。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基礎科學的研究那麼重要,一旦面臨緊急事情,就馬上能夠使用。」
如果沒有疫情,病毒學、分子生物學、流行病學、公共衛生學等基礎學科恐怕還是一樣冷門,但如今全球為了找解藥跟疫苗,這些學者的知識成了救命關鍵。但是當年,誰又知道這些「非主流」,剛好得以面對「未知」的病毒呢?
掌握已知,有標準答案;面對未知,哪有完美解方?
當年賴明詔去美國讀書時,有次考試結束後,他覺得自己寫錯答案了,應該會很低分。沒想到他那次考試卻拿了高分,他跑去問老師,老師答說,你的答案雖然錯了,但是思考過程很棒,所以給你高分。
這突破了賴明詔對「學習」的認知,原來「思考過程」比「標準答案」還重要。拿這原則來看我們的國民教育體制,培養出來的小孩,比較看重「猜想」還是「答對」呢?你比較常問小孩「2+2等於多少」,還是常問「+」是什麼?為什麼要用「+」?
一位目前住韓國、拍攝料理影片聞名的台灣人YouTuber,因為學校停課而自己帶小孩,結果發現孩子成績反而比較好,讓她在臉書感嘆,為什麼要送小孩去學校?
這類體驗促使人們思索,我們為什麼要上學?去學校等於學習?現今台灣的國民教育體制,就像赤壁之戰裡的連環鎖鏈船隊,穩定,可是一旦面對環境的巨變,正如這波全球疫情,就會像火燒連環船般嚴峻,我們要怎麼因應?
教育的任務,不是培養出順服現況的下一代,而是陪孩子擴充他的經驗,用他的經驗跟前人知識結晶做比對,然後協助孩子有「韌性」的長出「面對未知的能力」。
「如果我們的國民教育體制,對小孩的心智鍛鍊少,行為控制多,讓小孩學了很多已知的「什麼」,卻丟失了面對未知問「為什麼」的能力,這是反教育的。」
就像教育思想家伊凡・伊里奇(Ivan Illich)在《非學校化社會》中說道:「要進行根本性社會變革,就必須首先改變人們關於各種制度的觀念;使我得以說明一個有活力的未來乃取決於制度方式的返老還童。」了解實情,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不論我們恐懼或欣喜,「實情」永遠值得去探究,探究「病毒的由來」如此,探究「學校體制的由來」也如此。
全球學校因疫情停課,但台灣防疫做得好,學校只延期沒停課。長遠來看,我倒認為不見得是好消息⋯⋯。
—
楊鎮宇
新竹香山樹仔腳出身,曾任《人本教育札記》主編、《親子天下》記者、《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著有《食農: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現為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領隊兼文字工作者,以教育、農業為主要寫作題材。
責任編輯:羊正鈺